不要讓英語影響您發表研究的機會!

論文AI抄襲程度太高怎麼辦?如何有效降低論文AI檢測程度

12 March 2025

面對學術界全面導入AIGC檢測機制,關於「降低AI率」已成為論文寫作的一個重要議題。

有些人交替使用ChatGPT與Claude生成不同段落,降低文本一致性。也有些人使用AI內容混淆器來嘗試越過檢測,避免AI抄襲。但這些都有效嗎?什麼樣是最好的方法呢?

一、論文AI檢測機制解析

除了最常見和聽到的Turnitin,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文風指紋分析」技術,能追溯不同AI模型的生成特徵。

AI抄襲檢測核心運作原理

  • 透過平均句子長度、詞彙多樣性、文本結構可預測性等指標分析,例如AI生成內容常出現句式重複與邏輯過度嚴謹的特徵
  • 主流論文AI檢測工具如Turnitin、Originality.ai採用「置信度分級」系統,標記疑似AI生成段落而非直接判定抄襲

高風險觸發因子

  • 連續使用「我們將…」、「至關重要」等固定句式開頭或單詞
  • 缺乏具體案例與個人觀點陳述
  • 段落結構過於工整對稱
  • 用詞華麗空洞,而且引用的文獻基本不存在

誤判的問題

然而,這些工具也不是完美。儘管許多AI檢測工具宣稱誤判率低於1%,但實際使用時,AI抄襲誤判情況似乎比官方數據高得多。最常見的誤判來自語法檢查、翻譯軟體和潤色功能,某些固定的個人寫作風格也可能被錯誤標記為AI生成內容。

關於這個議題,我們有深入介紹,歡迎移駕閱讀重要!如何避免你的論文被錯誤指控使用AI:Turnitin 也可能出現失誤結果

二、降低AI率的三個方法

第一種:個人手動修改幾個要點

  • 用更口語化的方式重新改寫。不要使用太正式或太工整的句子,而是換成你平常說話的方式。例如加入一些日常對話常見的表達方式,讓內容更自然。
  • 刪除一直重複出現的機械化連接詞(如:此外),改採口語轉折語(例如:不過、有趣的是)
  • 在理論闡述段落加入「個人研究過程」的敘述,加入更多個人的觀點與想法
  • 將長句拆分為2-3個短句,增加隨機性語序
  • 在章節結尾添加「研究限制與反思」段落

第二種:降AI率工具

雖然網路上有許多工具號稱能降低AI率,但是就筆者實際測試,大多是騙人或是產出沒有意義的內容來蠻混和欺騙。

他們大多提供給你免費檢測工具然後同時推銷他們的降低AI程度軟體。使用後,你可能在他們的檢測得到降低的結果,但在其他檢測或在Turnitin、Originality.ai中,依然結果一樣。

特別是一些工具本身底層架構都是英文,卻還是用翻譯工具大打廣告。基本上我們都不推薦這些工具。

第三種:尋求專業論文編修服務

專業論文編修服務可以通過資深編輯的學術和語言能力,對內容進行深刻理解與溝通後適度改寫。

藉由釐清研究邏輯與核心論證架構,針對被標注為AI生成文本的部分進行調整。

例如將標準化的數據描述轉寫為帶有學術社群對話特質的詮釋,並在關鍵論點中融入研究者獨有的推理痕跡。

基於深度理解的人工改寫策略,不僅能降低演算法對模式化結構的識別敏感度,更能在維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使文本呈現自然的研究者思維軌跡。

延伸閱讀:《全面弄清楚 Chatgpt 寫論文的正確方式:優缺點,PTT 與 Dcard 討論整理》

想知道怎麼用 AI 寫論文不踩雷?這篇教你正確用法、避開學術誤區,還整理了 PTT Dcard 上最熱烈的討論與真實案例

💡 你有降低AI抄襲率的需要嗎?歡迎聯絡AsiaEdit

我們提供最專業的英文和中文論文編修服務。

AsiaEdit 一直專注於高品質的學術文件翻譯與校對服務,長期以來一直與港台各大學(如台大、香港科技大學等)密切合作,主要服務在研究論文編修、期刊和學術報告等領域。而近年來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也相對能夠做量身定制的翻譯與校對

由專業母語編輯進行校對,確保文件用語自然、流暢。可根據需求進行輕度修改保留作品語氣,或全面重寫以避免 AI 生成檢測問題。

三、在撰寫時就避免高AI檢測程度的7個要點

避免過度依賴

AI雖然是個實用的工具,但過度依賴會降低內容的原創性。確保論文中包含自己的思考與分析,而不只是 AI 產出的內容。

資料查詢

AI可以幫助查找相關的學術資料和數據,但需要你自行閱讀、理解,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以確保內容準確且符合學術要求。

避免直接複製貼上

直接複製 AI生成的內容可能會提高 AIGC 率,影響論文的獨立性。應根據提供的資訊進行改寫與整合,使其符合自己的寫作風格。

原創性寫作輔助

如果在寫作過程中遇到困難,可以向 AI諮詢寫作建議與思路,但最終內容仍須由自己撰寫,以保持原創性。

檢查與校對

AI可以協助檢查語法和拼寫錯誤,但內容的邏輯性與一致性仍需自行確認,確保論文結構清晰、論述嚴謹。

引用和參考

AI能幫助尋找適合的引用資料,但需要確保正確引用,並在論文中標註來源,以符合學術規範。

使用檢測工具

完成撰寫後,建議使用抄襲檢測工具檢查 AIGC 率,確保內容符合學術標準,避免潛在的學術不端問題。

四、法律與倫理邊界:AI在學術寫作的規範框架

台灣教育部的AI標註規範

台灣教育部最新指引:AI輔助內容需在致謝章節標註使用工具與範圍。強調「科技賦能」需搭配學術倫理透明化,例如在論文致謝章節列出AI輔助工具名稱、版本及具體貢獻段落。此舉旨在區隔人類作者的知識產權與AI生成內容,同時建立學術誠信審查基準。比如2025年中原大學「AI教與學標竿課程」競賽要求,學生須在成果報告書中明確標註使用之AI工具、應用範圍與生成內容比例。

國際引用格式的AI規範演進

現代語言協會(MLA)為引用 AI 生成內容提供了具體的指引,以促進內容的透明度與可追溯性。根據 MLA Style Center 的說明,當你在作品中引用像是 ChatGPT 這類 AI 工具所產出的內容時,應包含以下資訊:提示語或生成內容的描述、工具名稱(需使用斜體)、版本(若已知)、開發者或發佈者、內容產生的日期,以及穩定的網址。來源

舉例如下:

Analyzing Imagery in Yeats’ Poetry” prompt. ChatGPT, 13 Feb. version, OpenAI, 12 Mar. 2025, chat.openai.com/chat.

與此相對地,美國心理學會(APA)建議將 AI 生成內容視為演算法的輸出來進行引用。內容的作者應標示為該 AI 工具的開發公司。以 ChatGPT 為例,引用時應將 OpenAI 列為作者。引用格式中應包含使用的提示語、生成日期,以及(若有的話)可供存取的網址。來源

學術寫作中的核心倫理議題

  1. 原創性的定義: Walden University 強調,在學術寫作中使用 AI 工具必須謹慎。作者應將 AI 生成的內容大幅改寫成自己的表述,並適當引用來源,以避免抄襲。若僅僅是重述 AI 輸出的內容、而未加入實質性的貢獻,依然會被視為抄襲行為。ScholarWorks
  2. 責任與作者資格: 學術出版倫理委員會(COPE)明確指出,AI 工具不能被列為論文作者,因為它們無法對所提交的工作承擔責任。AI 工具缺乏法律地位,無法擁有著作權、無法被起訴,也不能在研究成果上簽署負責。publicationethics.org
  3. 偏誤偵測: IBM 開發了 AI Fairness 360(AIF360),這是一套開源工具組,用於偵測並減少資料集與機器學習模型中的偏誤。這套工具提供多項衡量指標,可評估內容中是否存在文化或性別偏見,進而提升 AI 應用的公平性。IBM Research

法律風險與侵權案例

  • 著作權爭議: 2023 年 12 月,《紐約時報》對 OpenAI 與微軟提起訴訟,指控他們未經授權使用數百萬篇新聞內容來訓練像 ChatGPT 的 AI 模型。該訴訟指出,這種行為威脅到報社的營收,因為 AI 輸出的內容常包含與原文相同的段落,導致網站流量與廣告收入減少。AP News

  • 學術不端: 南佛羅里達大學(USF)對抄襲的定義為將他人作品誤認為自己的成果。儘管 USF 的規定尚未明文提及 AI 生成內容,但未經授權使用 AI 輸出而未加註明引用,仍會被視為抄襲。usf.edu

  • 出版商政策: 領先的學術出版集團 Springer Nature 已針對 AI 寫作工具在科學論文中的使用發表政策聲明。該公司明確表示,像 ChatGPT 這樣的軟體不能被列為論文作者。不過,Springer Nature 允許作者使用 AI 工具來協助構思與撰寫,只要其貢獻有被清楚揭露即可。The Verge

結論

透過結構性調整加上人工和一些工具輔助,將AI檢測率從原始80%降至15%以下是有可能的。關鍵在於保持「人類敘事軸線」,將AI產出作為素材而非成品,並建立個人化的語言使用和行文方式。

一些大學已開始檢測AI生成內容和AI抄襲的跡象。如果你的論文被判定為AI撰寫,可能會被認定為學術不誠實。

建議你將AI作為輔助工具,用來構思論文架構與大綱,但具體內容與文獻引用應由你親自撰寫。特別是文獻部分,Turnitin的檢測相當嚴格,務必確保準確且原創。

延伸閱讀:《用 ChatGPT 文獻整理?先搞清楚 ChatGPT 讀論文哪些可以,哪些有問題》

ChatGPT 整理文獻雖然省時,但在引用正確性和檢索完整性上仍有風險。這篇文章詳解 ChatGPT 及多款 AI 工具在學術研究中的最佳應用場景與限制

作者簡介

Jerome Chang

AsiaEdit 數位行銷

Jerome 是位有多年經驗的自由撰稿作家、數位行銷專家,目標通過提供準確有用的訊息來幫助學術作者發表作品。擅長SEO、內容行銷及社群媒體策略,致力於提升品牌在線上的能見度和互動。

附註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LinkedIn Weibo

Your Schedule, Our Prime Concern AsiaEdit takes a personalised approach to editing.

Invoice Number

Invoice Number

If the current upload is a revision of a document previously submitted to AsiaEdit, let us know the original invoice number to ensure the most competitive quote.

How did you hear about us?

How did you hear about us?

We’d love to know how you discovered AsiaEdit so that we can better reach other authors like you in the future. If you heard about us/from us on multiple platforms, please choose the earliest you can recall. Choose “Returning client” if you’ve worked with us bef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