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英語影響您發表研究的機會!

如何進工研院?Dcard 整理與搞懂裡面的遊戲規則與真實樣貌

17 July 2025

對許多理工背景出身的人來說,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是一種指標,也是一種憧憬。它不只是一份工作,更像是一個實現技術理想與產業貢獻的中繼站。

可是一腳踏進之前,你真的知道裡面長什麼樣子嗎?哪些人能進得去?進去之後又是怎樣的生活節奏?

志在研發,先從申請這一關卡開始

工研院每年都會持續招募研發相關人才,從碩士到博士通吃,但背景與專業要對得上。多數職缺會在官網與人力銀行曝光,內容偏向工程、科學、材料、資通訊等技術領域。履歷之外,還得寫一份能打中人資與主管痛點的自傳,最好能針對該職缺的研究方向講清楚你過去做了什麼、有什麼技術累積。

還沒畢業?那就從實習或產學合作切入。工研院跟不少大學有合作專案,實習做得好,往往是轉正的最佳跳板。

另外別忽略語言門檻。有些部門會要求英文成績,例如TOEIC 至少 650 分,尤其是技術文件、跨國合作多的單位更看重這點。簡單說,如果你想競爭的是熱門研發職位,那語言表現就不是加分項,是基本門票。

學歷是敲門磚,面試才是真正的選拔場

學歷在工研院不是萬靈丹,但真的有差。博士是標配,尤其在研發替代役與核心技術職位更是主力。碩士也能進,但職涯路徑可能會比較偏向輔助或應用型角色。據說不少男碩進工研院後,在役期結束就轉戰產業界去追高薪。反過來,女性研究人員在這邊的留任率倒是相對高,因為整體環境比較能兼顧家庭與生活。

面試通常會分為技術評估與主管面談,除了問你的專業、論文經驗,也可能會探問你是否具備跨域合作的潛力。畢竟工研院這幾年強打「科技+藝術/設計/管理」的跨界合作,對能跳出框架思考的人特別有好感。

像之前就有一位從美術老師轉職成工研院經理的例子,她用藝術的視角切入科技創新,算是個人與體制雙贏的案例。

真實生活是怎樣的?穩定,但不全然鬆

工研院內部的生活節奏算是台灣少見的「準研究機構」模式。多數員工表示工時規律,假日少加班,這點對已婚、有小孩,或想兼顧個人興趣的人來說是神等級福利。

薪資方面,博士剛進來年薪大約 150 萬新台幣起跳,碩士略低。雖然整體調薪幅度不若民間科技業那麼有感,但有不少員工會用投資理財當作補強方式,追求財務自由。

但也不是每個部門都那麼 chill。有些單位偏向行政與專案執行,報告與文書作業比例偏高;有些則可以真的投入核心技術開發。這之間的差異,進去之後才會真正感受到。

裡面真的那麼美好嗎?來聽聽不同聲音

有人覺得工研院是技術人夢想的溫床,有紮實的研究資源、清楚的產業對接路線;但也有人說這裡其實行政流程偏多,真正能投入純研發的時間有限。還有人指出,某些看似亮眼的國際發表與新聞報導,背後的成就感更多是「行銷面」而非「技術面」。

你得自己判斷:你想要的是資源、穩定與自主性,還是快速晉升、高壓高薪的挑戰?這會影響你是否適合工研院的節奏。

也正因為這種「高穩定+低波動」的特質,讓不少博士與資深工程師選擇長期留任,打造個人技術的深度。反之,年輕追夢、渴望快升快賺的人,通常撐不了太久。

那麼,什麼樣的人適合進工研院?

如果你是那種對技術有熱情、希望在不那麼焦躁的節奏中做出成績的人,這裡值得一試。如果你重視生活品質、講究團隊氛圍、偏好長期耕耘而非短期績效,那工研院的文化可能會讓你很舒服。

但如果你追求的是像台積電、聯發科那樣「績效導向、晉升快、年終爆炸高」的體制,那這裡可能不是你要的舞台。

進工研院,不是件難事,但要長期待下來、找到價值,才是真本事。

工研院 Dcard 討論

參考資料來源

  1. 有人建議可以去 PTT 相關版查詢工研院的評價,普遍認為工研院的工作環境不佳,除非是博士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才建議進去。
  2. 有留言者分享自身經驗,表示工研院內部有不少「老屁股」,新人常常被要求幫忙,最後計畫成果卻掛在資深員工名下。
  3. 有人認為工研院真正有技術的組別不多,多數部門只是查資料、畫大餅,工作內容與原本期待的研究工作有落差。
  4. 有留言者坦言,自己原本滿懷期待進去工研院做研究,結果發現只是為了應付上級交辦的計畫或幫資深員工收拾爛攤子,已經打算離職。

常見問題

工研院薪水大概多少?

從比薪水網站 2024 年 7 月的最新統計來看,全院平均月薪約新台幣 51 963 元;個別職等差異很大,新進碩士研究人員常落在 3.8 ~ 4.5 萬,資深研究員或管理職則能超過 10 萬,極少數高階專案年薪可逼近 200 萬以上。樣本僅七百餘筆,仍屬眾人自願回報,參考時別忘了誤差與部門差異。

質疑:這組資料沒有細分「專案計畫 vs. 自籌計畫」、「學碩博學歷」或「分院區」等層次,且回報者通常是對薪資有話想說的人,結果可能向兩極化偏移。若想知道更精準的職等行情,最好還是直接詢問面試的部門主管。

工研院算不算公務員?

不是。工研院是經濟部主管的財團法人,員工屬於法人聘僱人員,不適用《公務人員任用法》與相關銓敘規定。司法院與人事行政總處曾在考察紀錄中明確指出「工研院非公務人員」。

工研院裡面有什麼?

  • 研發領域:院方對外劃分四大應用領域—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再加上一組「智慧化致能技術」(AI、半導體、感測、通訊等)作為技術底層。
  • 組織單位:各領域下再細分研究所與科技中心,例如電子與光電系統所、機械與機電系統所、生醫與醫材所等,兼顧基礎研發與產業服務。
  • 硬體設施(新竹總院區為主):五星級員工育樂中心(游泳池、健身房到羽球場一應俱全)、員工餐廳、健康中心、托嬰幼兒園以及…甚至交友網站「男女拉拉對」(真的存在)。

工研院有年終嗎?

有,且寫在公開招募福利中。年終獎金列為固定福利,再外加年節獎金與績效獎金;實際月數視個人績效與計畫經費而異,員工在論壇回報常落在 1 ~ 2 個月,遇上大案子也可能另有專案分紅。

工研院有員工宿舍嗎?

有。招募頁面標示「員工宿舍」與上下班交通車屬常設福利,新竹院區甚至拍過「五星級宿舍」開箱影片。惟床位數有限,新人通常依「外縣市移居」與「專案需求」排序申請,額滿就得自行在竹東、新竹市區租屋。

質疑:宿舍申請資格與續住年限未公開透明,坊間流傳「排超過一年也輪不到」的案例;若你打算仰賴宿舍減輕生活支出,面試時務必問清楚名額與條件。

參考資料

我也能進工研院?邁向百年的人才地圖

[心得] 10年工研院工作心得分享

工研院面試很看重學歷部分嗎?

常見問答-工業技術研究院

Re: [請益] 工研院好待嗎?

附註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LinkedIn Weibo

Your Schedule, Our Prime Concern AsiaEdit takes a personalised approach to editing.

Invoice Number

Invoice Number

If the current upload is a revision of a document previously submitted to AsiaEdit, let us know the original invoice number to ensure the most competitive quote.

How did you hear about us?

How did you hear about us?

We’d love to know how you discovered AsiaEdit so that we can better reach other authors like you in the future. If you heard about us/from us on multiple platforms, please choose the earliest you can recall. Choose “Returning client” if you’ve worked with us bef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