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英語影響您發表研究的機會!

論文抄襲與文獻回顧抄襲識別:最常見的5種形式

11 June 2025

抄襲定義

論文抄襲是指在寫作論文時,抄襲(plagiarism)指的是未經適當註明,就將他人原創的文字、資料或想法挪作己用

最新討論清晰指出:無論是整段照搬,還是僅改幾個字、重組句子,只要讀者無法辨別來源,就屬抄襲行為。

常見的論文抄襲形式包括:

  • 直接複製他人文章內容,未標註出處。
  • 將他人論文內容稍作修改(如換句話說),但未註明來源。
  • 抄襲他人的研究數據、圖表或實驗結果。
  • 未經同意,將他人作品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後當作自己的成果。

在文獻回顧段落,常見的五種抄襲

  1. 逐字複製不加引號
    直接貼上原文、換掉部分標點或調整格式,卻沒用引號,也沒標明頁碼。
  2. 過度「相似改寫」(close paraphrasing)
    只把名詞換成同義詞,語序略調整,但段落結構、核心詞彙幾乎與原文一致。此種「貼皮換骨」在 Turnitin 等比對工具中特別醒目。
  3. 拼貼式(mosaic)抄襲
    取自多篇文獻的句子或短語,像馬賽克般湊成一段新文字,來源卻未完整標注。
  4. 自我抄襲(self-plagiarism)
    把自己已發表的內容大篇幅搬到新論文文獻回顧,卻沒說明「前身」,也沒引用。有些審查便將此列為不當重複發表。
  5. 翻譯抄襲
    直接把外文文獻翻成中文納入文章,卻讓讀者以為是原創。翻譯本身並不免除標明來源的義務。

避免論文抄襲,合法、負責任的引用做法

  • 兩條黃金守則

    (a) 逐字引用需「引號+頁碼+完整出處」。

    (b) 闡釋他人觀點時,應以自己語言重新組織,並在段落開頭或結尾標明作者與年份。

  • 控管引用分量:文獻回顧重點在「評論與整合」,不要變「名言集散地」。引用篇幅最好控制在該章節 15% 以下。

  • 善用筆記與反述:先讀懂後以筆記摘要,再用自己話重寫,可大幅降低不自覺「貼上」的風險。

  • 記錄頁碼與 DOI:寫作早期就留下詳細書目,避免後期補引用時遺漏。

  • 定期跑檢測工具:投出去前,用 iThenticate 或 Turnitin 做一次比對,確保相似度落在期刊容許範圍(多數期刊 10–15% 異常提醒)。

參考文獻算抄襲嗎?

引用文獻當然不是抄襲啦!抄襲指的是拿別人的文字、想法偷偷當成自己的東西。引用的意義正好相反,就是要光明正大地告訴大家:「這些想法不是我原創的,我是有依據的。」這不僅僅是為了表示尊重,也是為了讓你的文章更加有說服力。

引用的重點,在於你清楚地標示來源,並讓讀者了解哪些部分來自別人的成果。只要你把自己的理解、分析和引用的資料區分清楚,用自己的文字清楚表達,這樣完全沒問題。

文獻回顧可以複製貼上嗎?

直接複製貼上別人的句子、想法,甚至人家文章結構當然是抄襲。不管你有沒有加上註解,都會被視為不妥。畢竟,文獻回顧的目的,是讓你展現對現有研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而不是展示你的「複製技巧」。

有時候你確實會覺得,「這段話別人已經寫得超好了,我就這樣搬過來不行嗎?」很可惜,這就是踩在危險邊緣。你得重新消化,然後用自己的話、自己的方式去表達,這樣才是真的理解、真的內化。

有註明出處算抄襲嗎?

一般來說,只要你標示來源清楚,就不算抄襲。引用資料的目的,是為你的文章加分,讓內容更紮實、更有說服力,讀者也知道去哪裡找進一步的資訊。

不過要小心一點:**即使有註明出處,如果你一字不差地大量複製原文,沒有任何加工或分析,那還是可能被認為是抄襲。**因為學術寫作的重點不是複製,而是批判、評價與創新。你的任務是將別人的研究結果納入自己的討論脈絡,呈現出你獨到的分析和見解,而非單純重複。

使用抄襲檢測軟體真的有用嗎?

說實話,抄襲檢測軟體像 Turnitin 或 Grammarly 確實能幫你檢查有沒有太靠近原文的部分,像是你無意中語句重組、概念相近,這些細節它們都抓得到。

但記得,軟體畢竟是輔助工具,不可能代替你的腦袋。你的核心工作還是要真正理解資料、進行批判性思考和創新的分析。這些工具只能幫你掃描表面,但能不能真正產出有價值的研究,還得看你自己下了多少功夫囉!

資料參考

Is It Plagiarism If You Cite? A Must-Read For Writers

Citation & Avoiding Plagiarism – Literature Reviews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ies

How to Avoid Plagiarism in Literature Reviews

附註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LinkedIn Weibo

Your Schedule, Our Prime Concern AsiaEdit takes a personalised approach to editing.

Invoice Number

Invoice Number

If the current upload is a revision of a document previously submitted to AsiaEdit, let us know the original invoice number to ensure the most competitive quote.

How did you hear about us?

How did you hear about us?

We’d love to know how you discovered AsiaEdit so that we can better reach other authors like you in the future. If you heard about us/from us on multiple platforms, please choose the earliest you can recall. Choose “Returning client” if you’ve worked with us bef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