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英語影響您發表研究的機會!

2025 Google 學術搜尋技巧全攻略:快速找到關鍵論文!

11 June 2025
Google Scholar 進階搜尋技巧

Google Scholar 與一般 Google 有什麼差別?

  • 結果範圍 一般 Google 混合網頁、新聞、影片等;Google Scholar 僅收錄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學位論文、專書與專利,篩掉大部分雜訊。
  • 學術指標 Google Scholar 為每筆結果標示被引用次數,讓讀者一眼判斷影響力。

這些特點,使 Google Scholar 成為搜尋學術資訊時的首選平臺。

進階搜尋技巧:讓關鍵字命中率大幅提升

布林運算子(Boolean Operators)

  • AND:兩組關鍵字都要出現 “機器學習” AND “醫療”
  • OR:任一關鍵字出現即可 “深度學習” OR “神經網路”
  • NOT:使用減號排除字詞 “人工智慧” -機器人
  • 括號:組合複雜條件 (“深度學習” OR “機器學習”) AND 醫療

引號鎖定片語

把關鍵詞放在雙引號中(如 "機器學習模型效能"),Google Scholar 只回傳完全符合的片語,可省下大量篩選時間。

減號排除干擾字詞

主題範圍過廣、干擾文獻太多時,可用減號排除:
機器學習 -神經網路

萬用字元的侷限與變通

Google Scholar 不支援字尾截斷;* 只能整詞取代,無法在字根後接星號抓取變化。若同時想搜尋 computercomputingcomputation 等,可改用:

("computer" OR "computing" OR "computation")

檔案格式限定

想直接下載 PDF?在關鍵字後加上:
機器學習 filetype:pdf

善用搜尋結果頁掌握文獻脈絡

被引用次數(Cited by)

  • 點擊 Cited by,可追蹤後續引用該文的研究;再利用頁面頂端的「在引用文內搜尋」方框,快速找出特定主題的後續工作。
  • 引用數高通常代表影響力,但並非絕對。2024 年曾有研究者讓貓「發表」假論文並累積百餘次引用,凸顯指標易被操弄的弱點。

相關論文(Related articles)

按一下 Related articles,即可列出主題相近的研究,快速拓展閱讀範圍。

All versions 與開放取用

若付費牆擋住全文,點 All versions 往往能找到作者上傳的自存版本或開放取用版本。

引用格式一鍵匯出

點「引用」圖示即可複製 APA、MLA、Chicago 等格式,或直接匯出至 EndNote、BibTeX、RefMan。

建立與管理個人資源

建立個人學術檔案

在 Scholar 註冊並設定公開個人檔案,可自動追蹤自己的被引用次數、h-index,並讓他人更容易發現你的研究。

連結機構圖書館

進入「設定 > 圖書館連結」,搜尋並勾選學校或機構名稱,之後搜尋結果會顯示「校內資源」鏈結,提升免費取得全文的機率。

我的圖書館(My Library)與標籤

把重要論文存入「我的圖書館」,再用自訂標籤依專案、主題分類,以後搜尋標籤就能秒開整個文獻清單。

快訊(Alerts):自動追蹤最新研究

  • 在搜尋結果旁點「建立快訊」,當新文獻符合條件時,系統會寄信提醒。
  • 可針對特定作者、期刊或關鍵字建立多組快訊,並隨時修改或停用。

其他實用建議

  • 多語言搜尋:直接以英文、中文、日文等不同語言關鍵詞重複查詢,有助挖掘國際文獻。
  • 評估品質:Citation 指標只能當參考;最好同步確認作者背景、期刊是否為同行評審、出版社排名等,避免把時間浪費在品質存疑的文章上。
  • 跨平台管理:若使用 Zotero、Mendeley 等文獻管理軟體,可匯出 BibTeX 後再導入,保持資料庫一致。

附註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LinkedIn Weibo

Your Schedule, Our Prime Concern AsiaEdit takes a personalised approach to editing.

Invoice Number

Invoice Number

If the current upload is a revision of a document previously submitted to AsiaEdit, let us know the original invoice number to ensure the most competitive quote.

How did you hear about us?

How did you hear about us?

We’d love to know how you discovered AsiaEdit so that we can better reach other authors like you in the future. If you heard about us/from us on multiple platforms, please choose the earliest you can recall. Choose “Returning client” if you’ve worked with us before.